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建立於 03 九月 2015 分類:專題報導
列印
■文/圖 劉振鄉
 
天地萬物原本是和諧共存,它們之間就一直在演奏著喜悅的交響樂章,由於自傲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為追求享受並發展文明,打破了大自然間的平衡,使得萬物間頓時失去了彼此的依賴,於是天災就接踵而至,物種也隨之一一滅絕。至此人類已警覺到並且也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以期維護地球上的物種、生態及資源的永續,希望人類不再繼續沈淪下去,而我們也是地球的一部分,有責任在大處著眼配合國際規範的各種保育措施,小處深化我們和諧生活環境。
 
 
 
先民在此塊土地墾植,已歷經無數的造陸運動,每次的造陸也都有死傷,地貌也作大幅變動,這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可是近年來每當山邊下點雨,就會有令人觸目驚心的土石流發生,這種情況我們是不能以自然現象而等閒視之,除對不當開發的別墅及遊樂區要求作好水土保持外,對涵養水分不良的高爾夫球場、檳榔園、茶園、菜園等要求定期種植樹木,以恢復山林舊觀。又為滿足遊樂區、高爾夫球及別墅等的休閒活動而開闢許多的康莊大道,由於設計不當及施工不良,使得峭壁一再崩塌,不但使舊有的小路消失而且新建的大道也常受阻,上述這些水土保持不良,涵養水分不佳及峭壁的崩塌等因素,只要一場大雨就會將它們聚合而形成一股土石流來警告我們,但是我們仍然無動於衷的繼續貪婪,所以去年921大地震的當頭棒喝,直接就命中這些磁場不和諧的地區,帶來許多死傷,也消耗政府龐大的資源,其代價恐怕只加深了人民對未來生活環境的恐懼與不安,雖然宗教團體已在作亡羊補牢的善後心靈建設,但畢竟無法解決當前的燃眉之急,這也並非治本之計。
 
人類本來就是生活在許多未確定因素的環境中,恐懼與不安的心理是免不了的,所以要有依靠才會安心,就以嬰孩的哭泣為例,就是因為活在饑渴、孤獨、陌生...等的焦慮不安中,缺乏依靠所致。而成年人會因環境的逼迫造成無奈時,找尋一個依靠,如種植花草、飼養寵物等,或依靠宗教信仰的力量,如禮拜或祈禱或禪修或誦經...等方式,來紓解心中苦悶,以求得心靈安定。以台灣目前富裕生活的情況,尋找一項休閒娛樂更是輕而易舉的,諸如爬山、釣魚、養魚...等,在此提供一種花費少,麻煩少且具教育意義的修心養性活動 飼養「水族生態缸」。水族生態缸可因應生物多樣性的需求,把傳統只以魚類為主的水族缸稍作調整,改以水草為主而魚類為輔的組合,形成一個水族和諧生活的平衡體系,提供最舒適安全的生活空間,使各種水族散發出活潑生動的氣息,令人感到喜悅與安定。如圖一,這時的水草經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除供給紅蓮燈魚需要外,並釋出多餘的供給我們生活的環境,讓我們在室內仍能呼吸到充分的新鮮空氣,對身體的健康很有幫助。小魚兒優游於水草間自在的情境,一點也不像被牢禁的樣子,在此不愁吃住的草叢間,乍看下彷彿一群小鳥自由飛翔於叢林中,這群小魚經常回報以糞便及二氧化碳,滋養周遭的水草,讓牠們經常長得翠綠茂盛,提供給我們養眼的享受,如此構築成的融洽生態系就是我們最需要的。為讓每個人方便擁有一個水族生態缸,深化我們的生活空間,一種掌上型(圖二)已在市面流通,很受上班族青睞。另外專為愛「拈花惹草」的上班族設計的花園生態缸(圖三),採滴流式過濾組合,不但每天可以免除澆水、施肥的苦惱,而且可把只能生長在戶外的花草,移植到花園生態缸上,這樣有魚及滴水的動態,加上水草、陸草的簇集,所構成的畫面,給人們帶來心靈的清淨感。
 
 
 
 
  水族生態缸除有美化人生、淨化環境的功效外,透過近距離的觀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魚兒或水草的生、老、病、死的過程,讓我們學習體驗生命,進而才懂得尊重生命,當一批小生命在缸內誕生時,可以體驗生命的可愛及可貴,啟發人類憐愛之心,隨著生命成長,不管飢餓、冷熱、病痛均予關心及照顧,無形中常養慈悲心,又當魚兒面臨衰老時,更要細心照料,尤其在其臨終的那刻,更要利用祈禱或念佛的方法,讓牠回歸大自然,此刻,我們則要學習去面對它,但內心要了無牽掛,有這樣的經驗才能面對親人突然死亡時不致恐慌。魚兒提供給我們的不只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素材,而且牠感受低頻率震動的能力,提供了地震預警設備,每戶若能飼養一組水族生態缸,發現魚兒經常驚慌、躲藏、絕食等現象時,那麼我們就要提高警覺,先作好預防工作,以減少地震來臨時的損害及傷亡, 我們若能從飼養水族生態缸這點切入,從小處學習生物間是如何地和睦相處,如何地將牠們的和諧光芒散發給我們享用,使我們了解生命的可貴是在於彼此的尊重,時時刻刻以恭敬心善待一切萬物。又從大處學習不要任意破壞萬物間的和諧性,讓地球上的萬物得以永續經營,也使人類免遭大災難的侵襲,如此地深化和諧生存空間,我們才有資格稱為萬物之靈的人。     (劉振鄉/行政院農委會水試所)
 
漁業推廣第165期(8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