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海市位於渤海遼東灣畔,海岸線長83.7公里,沿海灘塗1.7萬公頃,10米等深線以內的近海水域面積達9萬公頃。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對蝦養殖為支柱產業的海洋經濟給淩海人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從1993年起,受世界範圍蝦病和近海漁業資源衰退的影響,海洋經濟走向低谷,漁民的收入急劇下降,甚至出現負債經營。
為了使這片廣闊的海域變成“藍色銀行”,淩海市不斷加快“海上淩海”建設步伐,大力發展海水、淡水養殖業。經過幾年的調整和恢復,淩海的海洋經濟已逐漸走出低谷,海、淡水養殖業重新崛起。到去年底,全市海洋捕撈與淡、海水養殖業總產值實現7.3億元,其中水產品總產量10.8萬噸,水產品總產值5.5億元,分別比1995年增長近3倍、2.6倍、2.4倍;漁民人均收入4500元,比1995年增加1085元。
調整結構 謀發展
針對近海資源枯竭,而灘塗、淺海、稻、葦田面積後備資源豐富的特點,在漁業結構調整上他們提出了“調大養殖,壓縮捕撈,擴大遠洋,狠抓加工”的發展思路。由過去單一捕撈為主的漁業結構,發展成為以養殖為主,捕、養、加並舉的新漁業;水產品養殖逐漸由單一養蝦為主的養殖結構,發展成為以海水養殖為主,海淡水養殖、魚蝦蟹貝並舉的新格局。
在灘塗淺海貝類養殖上,採取了制定合理規劃,下放確認使用權,加大資金投入,建立苗種基地與生產基地和盤托出實行計劃採捕等措施。5年累計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25萬畝灘塗全部實行人工管護,人工養殖面積達18萬畝,淺海貝類底播面積10萬畝,全市貝類產量達到6萬噸,產值2億多元,分別占全市水產品總產量、產值的52%和40%,使灘塗淺海貝類養殖成為全市漁業的新支柱。在淡水魚業方面,採取了擴大規模,開闢新領域,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等措施,淡水養殖迅速發展,養殖面積達到10萬畝,產量6100噸,產值8260萬元,形成了稻田、葦田、山區、庭院、休閒五大漁業格局,產業結構日趨合理。
創新技術 固根基
為了提高漁業的科技含量,增強抗風險能力,淩海市平均每年引進、試驗、推廣高技術含量的新專案10餘個,成功開展了安屯鄉井鹽水養殖南美白對蝦、大業鄉純淡水養殖南美白對蝦、娘娘宮鎮的蝦參與蝦蟹混養等多項試驗,有效推廣了灘塗養貝、稻葦田養蟹、蝦病綜合防治等各類技術。他們聘請青島海洋大學王克行等知名教授講學;各業“狀元”現身說法;鼓勵科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辦班講課到田間、炕頭等,並與大連水產學院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通過引進技術,更新模式,總結和形成了對蝦生態養殖、工廠化養殖、名特優水產品魚苗、南美白對蝦養殖等比較可靠的經驗和技術,培養了一批專家和能人,形成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優化品種 增活力
淩海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選擇適宜養殖的品種,先後引進推廣了“三蝦”(車蝦、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三蟹”(梭子蟹、河蟹、青蟹),“五魚”(牙鮃、河豚、大峽鯽、大口鯰、黃鱔),“四貝”(青蛤、雜色蛤、扇貝、牡蠣)和海參等名特優新品種20餘種,有的產品還進行了無公害註冊。到目前,淩海市車蝦、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已發展到2萬畝,豚蝦、蝦蜇、蝦蟹、蝦貝等混養面積1.25萬畝,河豚養殖面積達3000多畝,海參養殖面積130多畝。名特優新品種的引進,優化了品種結構,增強了漁業養殖的發展活力。
擴大規模 增效益
為了打破初級產品多、科技含量低、規模小、數量少的現狀,經過科學規劃和重點培植,他們基本建成了五個千畝連片基地,六個萬畝園區。即大有農場的千畝海水兌淡水南美白對蝦養殖,安屯鄉的千畝井鹽水南美白對蝦養殖,娘娘宮鎮的千畝蝦參混養、千畝對蝦精養、千畝豚蝦混養;大有農場的萬畝對蝦生態養殖園區、萬畝豚蝦混養園區、萬畝葦田養蟹園區,娘娘宮鎮的萬畝灘塗文蛤養殖區、萬畝工廠化養殖園區,西八千鄉的萬畝南美白對蝦養殖園區。規模的擴大,促進了養殖業整體效益的提高,全市水產品總產量達10.8萬噸,水產品總產值達5.5億元,人均有效水產品佔有量達到100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