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建立於 03 九月 2015 分類:專題報導
列印
文/胡興華、漁業署署長
 
一、台灣休閒漁業條件優越,起步雖慢,但發展快速
 
  台灣地狹人稠,人口密集,都市擁擠單調,休閒空間設施嚴重不足,隨著生活水準提高,國人對休閒的需求迅速增加,對自然的嚮往與渴望的趨勢之下,每逢星期假日紛紛走出戶外,上山下海形成風潮。
 
  台灣地位特殊,歷史以來,不論明、清、日據台灣沿海一直受嚴格管制,光復後實施戒嚴,沿海及港口的限制很嚴,除了漁民及軍事人員以外,少有親近海洋的機會。由於民眾對海洋活動的需求日益殷切,事實上也有許多喜愛海釣的國人,假借漁民身份出海釣魚。民國74年9月國防部曾頒布「台灣地區海上釣魚管制實施要點」,75年9月台灣省政府公告實施「核發海釣船專用執照管理要點」,開放部分海域及船隻為海上釣魚活動。民國76年7月政府宣布解嚴,開始以積極的態度擴大國民海上遊憩活動。76年7月國防部與內政部會銜公告「台灣地區海岸經常管制區二十一處,特定管理制區三十一處,其管制區範圍及有關管制規定」,開放一般沿海區域的出入許可。77年3月內政部公告「台灣地區海上釣魚活動管理辦法」,同月內政、國防、交通、農業等相關部會會銜公告台灣地區海上釣魚活動開放區域及時間,台灣省政府也公告開放各級漁港供海釣使用之有關規定。
 
  海上釣魚區合法成為民眾休閒的項目。民國80年漁業法增訂娛樂漁業專章,82年5月訂定「娛樂漁業管理辦法」,將海上休閒納入漁業的一環,正式開始我國娛樂漁業之發展,該辦法配合產業之發展經過多次修正,於88年8月公告之修正明確定義娛樂漁業的範圍,該辦法第二條修正為「本辦法所稱娛樂漁業,係指提供漁船,供以娛樂為目的者,在水上採捕水產動植物或觀光之漁業。前項所稱觀光,係指乘客搭漁船觀賞漁撈作業或海洋生物及生態之休閒活動。」因此除一般海釣外,尚可經營賞鯨、觀賞漁業作業,同時吸引民眾走入漁港、漁村。另為因應西南沿海地區漁筏、漁民轉型休閒之實際需要,90年7月修正該辦法開放舢舨、漁筏得於具天然屏障之沿岸水域如內海、潟湖等兼營娛樂漁業。
 
  所謂休閒漁業,原本未有統一的定義,漁業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本法所稱娛樂漁業,係指提供漁船,供以娛樂為目的者,在水上採捕水產動植物或觀光之漁業。」明確將娛樂漁業的範圍限定在漁船在水上經營以娛樂性質為目的的漁業。其實與漁業相關的休閒活動很多,範圍極為廣泛,不僅養殖、漁撈、加工業等漁業生產有直接關連,而且與漁業有關的經濟、社會、文化、自然等,均可經由漁業的活動,達成提供休閒娛樂的目的。個人以為休閒漁業的定義似可定為:「規劃利用漁業相關的自然與人文資源,提供服務,讓參與的民眾達到觀光、遊憩、休閒的目的」。
 
  由於休閒漁業的範圍較漁業法中所規定之娛樂漁業廣泛很多,民國81年個人在擔任台灣省農林廳漁業局局長時,為因應休閒漁業發展的需要,乃編列預算請第六組胡長堉組長負責延聘專家學者成立休閒漁業發展指導小組,請台大農經所許文富教授召集,海洋大學陳清春教授為執行秘書,規劃探討台灣休閒漁業發展模式、法規制度,並且對縣市提出的休閒漁業計畫提出審查建議,台灣的休閒漁業由此開始萌芽發展。
 
  台灣海洋的自然及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海岸地形變化多,各地區有其特色,北部、東北部海岸侵蝕最具變化,西海岸平坦遼闊,河口、沙坵、沼澤、潟湖分布,南端珊瑚礁發達,東部海岸斷崖壯麗曲折,另有澎湖群島,琉球、蘭嶼、綠島沿岸多變引人。在不同同的自然環境中,動植物多樣,台灣四週海域擁有2,500種以上的魚類;260種以上珊瑚;2,500種以上的軟體動物;300種以上螃蟹;270種以上蝦類;150種以上之海星、海膽、海參;600種以上之海藻。季節性過境之海洋生物也不少,如海龜紀錄有5種;海豚、鯨魚29種;海鳥50種。沿岸植物500餘種,紅樹林、熱帶雨林、海岸林、棗林等都是稀有獨特之植物生態;沿海、河口區、濕地等不僅水生生物不計其數,各種魚、介、貝類資源豐富,海岸鳥類亦有300餘種,賞鳥已是國內組織較健全,人口較多與動物互動的休閒活動。
 
  台灣海洋資源豐富,而海洋及漁業文化更是悠久流長,今天沿海地區的城市如台南、鹿港、高雄、淡水、馬公等依然是古蹟多、文風盛的文化城市。台灣海洋文化多元多樣,如精神層次的宗教信仰、節慶祭典、風俗習慣等,這些傳襲的文化特色顯明如媽祖及王爺,媽祖為海神,王爺為沿海的保護神,都在祈求海上之安全,由於宗教活動也大型化,媽祖出巡繞境,醮典迎王燒王船等活動,已經成為台灣宗教活動的盛事。其他如原住民達悟族的飛魚祭、阿美族的捕魚祭、卑南族的海神祭等均代表海洋文化的傳承。
 
  台灣漁業文化更是台灣漁業歷史的見證,台灣漁業發達遠洋漁業已是全球六大公海漁業國家之一,沿近海漁業已有數百年之歷史,從日據時代興起至凋萎,養殖漁業發展的起伏變化,不論漁船、漁具、漁法、養殖及加工技術設備,由古老到現代,其轉變的過程、史事及物件都是珍貴的文化資產。此外,漁村、漁港更是經過自然之變遷,長期之演進、建設才有今日之規模,值得吾人瞭解、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