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建立於 03 九月 2015 分類:專題報導
列印
文圖/陳彥臻(臺灣區漁業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 
漁業署漁業推廣第254期
 
  在7月間,澎湖縣爆出有旅遊業者打著生態觀光的口號,招攬遊客觀賞保育類動物綠蠵龜,並提供讓遊客拍照的事件,孰知這已經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的相關規定,因為綠蠵龜,已經是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在學者專家不斷的呼籲與澎湖縣政府的努力之下,早在民國84年即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公告望安鄉為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自此望安鄉儼然成為綠蠵龜的故鄉,而大部分的民眾也都知道要好好保育這群珍貴的稀有資源。澎湖曾經發生某寺廟飼養將近20隻的綠蠵龜和玳瑁讓遊客拍照欣賞的事件,引起保育人士的關注,這雖屬少數個案,但也突顯綠蠵龜的保育觀念尚待加強與落實。母龜於每年的5、6月份開始上岸產卵,今年6月中,筆者至澎湖望安鄉採訪及親身體驗綠蠵龜保育的現況,希望透過報導再度強化此瀕臨絕種的海中生物綠蠵龜的保育觀念。 
 
■認識綠蠵龜 
 
  一般漁民口中的「海龜」,大部分指的是綠蠵龜,而事實上「海龜」還包含其他種類,全世界有7種海龜,而出現在臺灣海域的海龜就高達5種:綠蠵龜、赤蠵龜、欖蠵龜、革龜和玳瑁等,其中綠蠵龜最受到民眾的關注。之所以稱為綠蠵龜,並非由於牠的外觀色澤而得名,而是因為綠蠵龜喜歡吃大型海藻或海草,牠將植物的葉綠素保存在其身體的脂肪內,因此而得名。所以綠蠵龜的顏色並非綠色,而是赤褐色甚至有的接近黑色,一般民眾因而習稱牠為「黑龜」或「石龜」,看起來有點像澎湖的玄武岩的顏色,所以當牠在黑夜中爬行在海灘上時,乍看起來就像是一顆會移動的大石頭。 
 
  海龜是海洋中的爬蟲類動物,而牠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海中度過,因為牠的演化過程中仍保留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所以牠會回到陸上產卵,形成了很獨特的生活史。而綠蠵龜普遍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域,因為綠蠵龜在產卵時特別敏感,如果在沙灘產卵時遇有光或有人類的干擾時,都會嚇跑牠。牠們對棲息地的忠誠度很高,當牠們對棲地確認後,無論洄游距離再遠,大部分的海龜都會回到原來產卵或覓食的地方。每年的3至4月,成熟的綠蠵龜會洄游到望安島或蘭嶼島的近海交配,等到5至6月水溫高於攝氏25度,母龜便開始上岸產卵。母龜在爬行大約半小時找到可以供牠產卵的地方後,會先用前肢挖出一個體洞(大洞),把自己埋在自己所挖的洞裡,主要藉此避開天敵,然後再用其後肢挖出一個直徑寬約70公分、深約50至60公分的小洞,就是牠的產卵洞,而這個過程中若遇到干擾,牠便會放棄產卵,等到隔日晚上再重新來過。若順利產卵,母龜會花大約10分鐘的時間自行將產卵洞掩埋起來。經過大約50天的孵化就可誕生許多小海龜,但是根據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陳久林表示,小海龜能成長到成龜的存活率相當低,大約只有千分之一,因為小海龜返回大海的途中,除了人類的破壞以外,也會遭遇到許多天敵的攻擊,如:沙蟹、臭青公蛇。而讓綠蠵龜不再上岸的最大原因,就是產卵地遭到人為破壞,改變了原來的環境,牠們便會放棄原有產卵的棲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進行綠蠵龜產卵沙灘棲地保護的緣故。當筆者實地到望安參與巡護綠蠵龜產卵時,研究生陳久林就指著沙灘沿岸村民住家燈火說:「像這樣的光線也會迫使綠蠵龜改變產卵的路徑。」 
 
  以前臺灣各海域的沙灘都有海龜上岸產卵的紀錄,但是由於海岸過度的開發與人為的破壞,目前在臺灣只剩下澎湖縣的望安鄉和臺東縣蘭嶼鄉的沙灘較能看得到海龜產卵的蹤跡,而尤以澎湖的望安因為更積極進行棲地保育,澎湖縣政府於民國84年1月17日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公告望安鄉為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也就是在每年的5月到10月期間,非經許可,禁止進入保護區,因此是目前數量較多且較穩定的綠蠵龜產卵地。而另一個還有少數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地方-蘭嶼島,就沒如此幸運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副研究員黃文山博士,在今年的6月9日到16日在蘭嶼待了8天,只見到一隻綠蠵龜成功上岸產卵,與過去動輒十數窩的盛況簡直無法比擬,他擔心這是綠蠵龜在蘭嶼絕跡的前兆。因為每當產卵季節,遊客聚集觀看,尤其假日人潮更多,他憂心暑假期間,人為干擾與破壞的情形勢必更為嚴重。他呼籲:「蘭嶼在綠蠵龜上岸生蛋的夏季夜晚,可考慮不開燈或僅開五分之一的燈,以免燈光過亮驚嚇綠蠵龜;也希望當地人應參考澎湖望安綠蠵龜保育方法,加強產卵地的保育與解說訓練,以及向遊客宣導,不要隨便傷害野生動物生命及棲地。」 
 
■ 保育綠蠵龜話從頭 
 
  在15年前,澎湖的漁民還把綠蠵龜當作是市場上的漁獲交易,且龜卵還是望安鄉民桌上佳餚的時候,在臺灣北部的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有一個剛回學校執起教鞭的年輕學者,也就是這十幾年來致力於催生綠蠵龜保育的程一駿教授,他與其第一個入門研究生陳添喜,在民國81年一起踏上澎湖望安美麗沙灘,親眼目睹當時已經被國際列為保育動物的綠蠵龜慢慢爬上沙灘準備產卵的景象後,決心展開保育綠蠵龜的漫長之路。自此程教授進行了對綠蠵龜一連串的研究,隨後並催生設立綠蠵龜保護區,以及臺灣首座兼具教育與展示專用的綠蠵龜保育中心的誕生。 
 

  然而在這些成果的背後,其實要歸功於程教授在十幾年前和觀光局、澎管處多次的扞格與折衝,因為就在程一駿教授初次在望安見到綠蠵龜的翌年,澎管處為了促進當地的觀光,在望安美麗的沙灘附近加蓋了水泥步道和供遊客使用的公共廁所,程教授深怕生性害羞的綠蠵龜會從此不再上岸產卵,於是本著愛護綠蠵龜生態的初衷,加上有農委會和數個環保團體的大力支持,向觀光局、澎管處仗義直言,因此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同時也把保育綠蠵龜生態的議題揭櫫於世,因而迫使澎管處拆掉部分沙灘附近的水泥步道,或許老天爺也憐愛綠蠵龜,那些水泥步道後來竟拜颱風之賜而全遭摧毀。自此程教授一鼓作氣、乘勝追擊,在短短二年半成功催生了望安綠蠵龜保護區的設立。這過程中除了程教授、農委會、其他環保團體的努力之外,還有現任水試所澎湖生物研究中心蔡萬生主任、澎湖籍的林炳坤立委也都大力協助 。 
 
  自民國83年開始,由程一駿教授領軍的海洋大學研究人員針對綠蠵龜洄游路徑,進行人造衛星的追蹤研究,至92年的這10年期間,他們分別在望安、臺東的蘭嶼及南沙群島的太平島進行了16次、3次及6次的研究,而在這些研究資料中發現,在澎湖望安產完卵的綠蠵龜,都會游到中國東側的大陸棚有海草和珊瑚礁的近海去覓食,因此也判斷牠們是屬於地區性的分布的族群,並橫跨包含亞洲的臺灣、中國、日本及菲律賓等國,所以程教授特別呼籲,希望這些國家都能一起保護綠蠵龜,才能真正永續地保護綠蠵龜在望安島上繼續產卵。
 
 
■ 綠蠵龜保育 從「心」開始 
 
  今年6月,筆者走訪了綠蠵龜的故鄉-望安,我永遠不會忘記6月23日的那個凌晨,我與望安一位綠蠵龜的巡護員水伯啊、2位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我們一行4人在半夜的二點半摸黑在望安島的網垵口東側沙灘,等著今年再度登岸產卵的母龜,雖然等到東方天邊如魚肚翻白,仍不見母龜蹤跡,但那一夜伴著清涼的南風在白色沙灘上,我收錄著水伯啊和研究生陳久林細說綠蠵龜的種種,那真是一個美好而知性的守護綠蠵龜之夜。而最重要的是,我感動著和感激著,水伯啊已經是個70幾歲的老漁民,加入了海龜巡護員的行列已有許多年,每年當綠蠵龜上岸產卵的5月份,甚至在4月底就他就會提前到沙灘來巡護,我想著,或許在望安尚未進行綠蠵龜保育之前,他和一般的漁民一樣把綠蠵龜的卵當成桌上佳餚,可是因為程教授與他的學生們投入海龜的研究和保育、政府單位如農委會、澎湖縣政府的農漁局的支持推動保育之後,水伯啊轉而加入了綠蠵龜保育的行列,成為捍衛綠蠵龜生存權的戰士。 
 
  而陪我說了大半夜有關綠蠵龜故事的陳久林則是一個道地的「澎湖囝仔」,因為對澎湖這塊土地、這個家鄉、這片海洋的情感,他走入了海洋生物的學術殿堂,並研究了家鄉的綠蠵龜做為他的專業領域。無論是實際從事漁業的漁民水伯啊,或從事學術理論研究的研究生,他們對綠蠵龜的愛化成了保育的實際行動,除了撼動人心之外,同時也給我一個很深的感觸:保育綠蠵龜,法令規章是一個手段、方法,而最釜底抽薪的方式,是要從「心」開始;而從「心」開始,就要從教育做起,包含學校的教育、社團的教育、傳播的教育。 
 
  近日臺灣各地相繼傳出搶救海龜的行動,也更喚起大家重視海洋生態保育的觀念。如在5月初,一頭重約30公斤、長約70公分,還屬於青少年期的綠蠵龜誤入漁網,花蓮區漁會緊急找來賞鯨船載著綠蠵龜「野放」。該會王銘章總幹事擔心綠蠵龜游回港區內,特地駛至東堤堤岸外海野放,讓牠重回大海的懷抱。接著在5月中旬有彰化漁民救起已名列瀕臨絕種動物的1隻年約20歲玳瑁,為了搶救受困在漁網的玳瑁,由程一駿教授等三名專家先做保溼處理,分別用棉被包住身體,再請海巡人員提來數桶海水入箱,並作隨車補充之用,在送上車後,還用毛巾蒙上玳瑁眼睛,以免被驚擾,做最妥善的照顧,並風塵僕僕護送到屏東海生館,被稱為臺灣頭到臺灣尾的聯合救治,過程令人動容,讓前往圍觀的人都說,這一場景是最好的保育教育。7月8日,有一遊客在花蓮牛山附近海域騎水上摩托車,經圍網區時,潛水一看發現一隻體長約53公分,體重約10公斤綠蠵龜困在漁網內,他趕緊協助海龜脫困。海龜左前腳、右後腳與右眼都受傷,遊客李正仲表示,受傷的海龜若立即野放可能難逃天敵攻擊,或成為漁民的佳餚,恐怕難活命,決定先救牠上岸,9日再送到動植物防疫所由專家醫治。而澎湖水產試驗所海龜救護收容工作站長期致力海龜保護,民國86年成立,至筆者截稿為止已收容151隻海龜,23次野放活動,現在還有13隻在中心收容蓄養中;在今年7月18日進行第22次野放活動,特別選在海龜的故鄉望安島進行野放4隻綠蠵龜、1隻玳瑁;8月13日再野放7隻受傷救癒的綠蠵龜,讓牠們返回大海的家。 
 
  這些搶救與野放的行動更加深了我們對海龜保育的認知,除此之外,有關綠蠵龜保育的落實,我們更樂見在望安鄉成功地建設了綠蠵龜保育中心的硬體設施,提供設備資源供學術單位進行駐站的研究工作。現階段更有相關的研習活動,要把綠蠵龜的保育觀念深植和推廣給更多的民眾,去年開始由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首次辦理『望安綠蠵龜生態研習營』,讓參與的學員有 機會實地觀察或模擬體驗海龜上岸產卵的情形,希望透過參與者的個人親身經驗落實海龜保育之推廣。而有關綠蠵龜的學術研究,則由學者專家陸續進行,這被程一駿教授形容為「像古老的航海家,其洄游路徑是一個令人著迷的未解之謎」的綠蠵龜,真的讓我們深深著迷。 
 

■珍愛綠蠵龜之相關常識 
 
◆澎湖望安鄉綠蠵龜保護區 
 
一、 天台山南側沙灘草地。 
二、西安水庫西側沙灘草地。 
三、土地公港南側沙灘草地。 
四、水雷港仔南側沙灘草地。 
五、網垵口東側沙灘草地。 
六、萬善公南側沙灘草地。 
 
◆珍愛綠蠵龜相關保育法律 
 
一、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1條 非法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於劃定之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犯前項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三分之一。 
二、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2條 非法騷擾、虐待保育類野生動物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金。於劃定之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犯前項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三分之一。 
三、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3條 在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未經許可擅自為各種開發利用行為者,處新台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 
四、野生動物保育法第50條 違反野生動物保護區公告管制事項者,處台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 
 
望安的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依據以上之法令條文,在保護區公告下列注意事項,希望造訪「龜鄉」的民眾配合: 
 
1. 禁止獵捕、宰殺、騷擾、虐待海龜、挖掘龜卵捉捕稚龜與騷擾母龜產卵行為。 
2. 在保護區內,禁止採集、砍伐植物等行為。 
3. 在保護區內,禁止不當之填土、整地挖沙、傾倒廢棄物及垃圾與其他破壞保護區棲息狀況之行為。 
4. 望安島綠蠵龜之保護區規定每年5月1日至同年10月31日止,於母龜上岸產卵期間,實施夜間管制:一般民眾及遊客自夜間8時到翌晨5時止,禁止擅入保護區。 當地居民下海經過保護區,依時間內管制,其餘時間出入不受限制。為顧及當地民眾生活權益,以採取潮間帶生物及沿海海域資源為生之民眾,則不在此限制之內,惟當地海龜在其附近活動時,其漁捕行為將加以適當之限制。 
 
◆珍愛綠蠵龜通報專線 
 
  若有民眾在澎湖海域發現有人違法獵捕或騷擾、虐待綠蠵龜,或有漁民在海上誤捕海龜,請立即撥打海巡署之通報專線:118;或臺灣區漁業廣播電臺24小時免付費電話:0800-008166。 
 
  或各地之縣市政府農(漁)業局或區漁會電話。尤其在澎湖望安之綠蠵龜棲地保護區有人違法獵捕或騷擾、虐待綠蠵龜之情事,請打澎湖縣政府農漁局保育課檢舉專線:(06)9262620;(06)9263720。 
 
  近年我們的農漁政策政走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理念的實踐,在顧及提高生產力的同時,要結合農漁業的文化意涵,更要顧及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生態環保議題,講求物種多樣性的永續經營。有鑑於綠蠵龜從以前臺灣各海域都有產卵的紀錄,到現在只剩澎湖望安及臺東蘭嶼才有其產卵的蹤跡,讓我們驚覺到人為獵捕與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威脅到其生存而面臨絕種的窘境,所幸在一群專家學者致力於這條綠蠵龜漫長的保育的路上,因為有他們的用心、用愛相隨,才得以讓綠蠵龜繼續生存下去。因此當我們到望安或蘭嶼的沙灘遊玩時,請不要在產卵沙灘使用閃光燈;也儘量減少沙灘旁的燈光數量、燈光不照向沙灘或換成低納含量的黃光,以免嚇走母龜和小龜,讓牠們找不到回家的路;也不要在沙灘亂丟垃圾或在沙灘行車,以免小海龜無法越過這些人工障礙物,讓我們一起守護這珍貴而稀有的海洋嬌客-綠蠵龜,讓牠們能繼續在望安和蘭嶼繁衍下去,讓我們的後代子孫能看到多樣且豐富的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