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共 2 頁
文圖 / 洪明仕(新竹市立動物園園長)
人們對於魚類的認識,常會把牠們分成不同等級,比較那一種魚「好吃」,或是把牠們養在水族箱內,討論那一種魚「好養」,其實除此之外,魚類對於人類的生活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例如,我們到處都可看到與魚類有關的文化與藝術,而不僅限於「吃現流魚」及「養觀賞魚」的關係而已。
「魚文化」應該建立在對於魚類的了解,並反映出「魚與人」的良好關係。也就是說,人類對魚類正確的行為與態度,能反映出良好的傳統與生活。「魚藝術」就是對魚類多元的欣賞角度,用自己的想法創作或表現出來,這不僅大大地增加了對魚類價值的認同與尊重,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味。以下就魚類的不同文化與豐富的藝術,提出數個案例供讀者參考。
年年有餘(魚)
在華人的傳統文化裡,過年的年夜飯裡一定要有魚,但卻只能看不能吃,代表年年有餘(魚)之意,取魚與餘諧音的關係。華人過年時的魚文化,就是把魚類當作是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中國年節的裝飾品,就和魚類有著密切的關係。也許有一天,年年有餘(魚)除了代表豐衣足食之外,也可以轉化為人類善待、尊重與感謝魚類的重要節日。
男孩節掛鯉魚旗
鯉魚旗起源於日本江戶時代的端午節,武士家族由生男孩的家庭高掛起紙繪的鯉魚圖案,讓其成為隨風飄動的風幡,藉以告知世人並分享喜悅。受到中國鯉躍龍門的傳說影響,鯉魚旗逐漸被視為祈求家中小孩健康成長的象徵。近代日本將農曆的端午節改為陽曆的5月5日,演變成今日法定的兒童節,而掛鯉魚旗的期間則為兒童節前後一個月內,同時也不再男女有別,許多家庭將較大的一對鯉魚旗當作父母,小鯉魚的數量則視家中小孩的人數而定。
鯽仔魚取某
「西北雨 直直落 鯽仔魚 欲取某 鮕鮐兄打鑼鼓 媒人婆 土虱嫂 日頭暗 找無路.」,在臺灣傳統童謠裡,清楚的告訴我們:「鯽魚」、「鮕鮐」及「土虱」都是臺灣早年農村常見的淡水魚,尤其是在西北雨直直落的季節。然而,現在要在鄉間的自然環境中見到這些魚類已經不容易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藝術表演「鯽仔魚取某」,把童謠裡的故事透過創意踩街的方式演出,活靈活現,相當有趣,同時也傳承及表達了臺灣早期人們對魚類生動的情感。
國寶魚的多元藝術
如果選擇一種最能代表臺灣的魚種,有國寶魚之稱的櫻花鉤吻鮭(或稱臺灣鮭魚)應該能雀屏中選。從地理分布的特殊性與獨特性,可以想見牠千百萬代以來對於環境的堅強適應。許多藝術家們運用了不同的材質,呈現出此種魚的優美體態,堪稱為國內最熱門的「明星魚種」,因而成為藝術創作絕佳的題材。透過將魚類作為藝術的創作對象,不但表現出「魚藝術」之美,也讓民眾與魚類的關係產生良善的轉變。在此,也期待有更多的魚種能成為藝術創作的「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