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清要(漁業署簡任技正)
摘要:
魚貝介類在人類營養均衡扮演重要的角色,但與畜禽肉相比,死後變化大,鮮度很快下降,因此在捕獲後食用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鮮,所謂的海鮮就是要「新鮮」- 有’青’尚好。漁產品相較於其他食品較容易腐壞,如何購買新鮮的產品?如何保鮮更久?都是生產、運銷及消費過程不可輕忽的部分,魚貨『新鮮』的定義應視其有否經過『適當的保鮮處理』。魚類購買後除了儘速食用外,加工處理可選擇煮熟、乾製、鹽製、燻製、製罐等,一般新鮮的活魚運銷品質較較易掌控,但處理方法僅能延遲腐壞時間,多數還需冰藏(含海水冰)、冷凍、冷藏等保鮮方式。新鮮漁產品未作好低溫保存和衛生管理,魚體會被本身的酵素,以及外來或魚體既有微生物的分解,導致新鮮度下降,甚至腐敗達到影響食用健康的地步;另外魚體表面的脂肪也會發生氧化、酸敗、油燒和變色等現象,影響外觀且失去商品價值。
魚介類死後肌肉產生極大的變化,歷經開始僵硬、完全僵硬、解硬、軟化、腐敗。魚介類死亡後開始慢慢僵硬(rigor mortis),最後達到完全僵硬的狀態;死後到完全僵硬稱為鮮活狀態,在消費市場與活魚幾乎有相同的價值;由於魚體肌肉中存有相當多的腺三磷酸(ATP),在完全僵硬狀態ATP慢慢消失;完全僵硬持續一段時間開始解硬,在此階段尚可稱為鮮魚介類;再來魚體即軟化,覺得有一點異味,經過腐敗初期而到真正腐敗的狀態。
魚介類死後到解硬一般來說鮮度良好,其後鮮度下降,主要是魚介死後肌肉酵素產生內在分解作用,而在解硬後肌肉中細菌繁殖產生外在酵素分解。活魚從離水後死亡的時間,依魚的種類而有不同,底棲性不活潑的魚種可以撐較久時間,在失去活動力後死亡,性情激烈活動力強的洄游性魚類(鰹及鮪類),可能短時間內一下就苦悶撞死;最快的10鐘左右,最慢的4至5個小時後,魚的身體變硬,肉失去透明感,僵直時間可長達2-20小時;魚類依其致死方式不同而死後僵直持續時間也有所差異,放血者及立即弄死的當然比苦悶死的僵直時間長;在解硬後魚體肌肉組織內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自行分解組織成分而稱為自家消化,其後蛋白質再分解使氨基酸增加;在僵直及自家消化期間,微生物也產生作用,微生物(細菌、黴菌、酵母等)的酵素作用也造成魚肉的軟化,自家消化及微生物再作用的結果即鮮度下降,最後達到腐敗的地步;食品腐敗時,腐敗細菌等微生物繁殖,產生腐敗物,聞起來味道不好,且呈現毒性的現象;為了防止腐敗須抑制微生物的成長,許多保鮮措施皆着力在此。在魚類死亡後大致可分為僵硬前、僵硬、軟化及腐敗等4個時期,僵硬前魚貨鮮度極佳,以生魚片等形態出現在高級料理店,而僵硬後則作為家庭及一般料理店用,軟化後魚貨鮮度較差可作加工用,到最後的腐敗期的魚肉僅能作為肥料或飼料。
檔案下載:
點選檔名時,將直接開啟檔案。
欲下載檔案,請點選檔名右鍵「另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