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建立於 03 九月 2015 分類:休閒漁業
列印

漁民:「來,肩膀要抬著,1、2、3。」一條2百多公斤的黑鮪魚,從漁船裡被拉出來,送到東港魚市場拍賣,只要能賣到好價錢,漁民們的海上歷險就值得了。漁民:「這尾就大尾了。」

 
  黑鮪魚,東港台語叫做黑甕串,5、6月正值產季,正是拍賣好時機,看在老船長許水江的眼裡,這幾年變化太大了,70多歲的許水江,從13歲就開始出海捕魚,他萬萬想不到,後來東港黑鮪魚市場會有這樣的光景。
 
  老船長許水江:「以前都是賣外銷的,是現在內銷變強了,現在內銷比外銷還強,台灣人...。」
 
  台灣人開始吃黑鮪魚,是這幾年的事,而且是整條魚都利用以前只有賣前腹而已,魚身都不會處理,前腹銷到日本以前只有這樣而已。記者:「以前黑鮪魚沒有這樣在市場拍賣嗎?」漁民:「有啊,但只有前腹賣而已,其他沒辦法賣,但現在整條魚都可以賣。」 
 
  這天清早,東港街上張家食堂的老闆也來挑魚貨,他注意看眼睛、看魚肉色澤,想挑選油質豐富的大尾黑鮪魚。張家食堂老闆「這條魚有沒有很肥,現在就看它的體型形狀?你看這整個都是非常肥厚,這整個後身非常肥沃,看這個形狀這裡胖胖的…。」
 
  衛生單位在大批媒體前卻這麼回應。台中縣衛生局長張美娜:「因為不曉得要驗什麼,過去我們檢驗室在驗,都是針對人工添加的東西,譬如說像防腐劑保色劑或是漂白劑,現在這種東西對我們是比較新的挑戰。」
 
  為了在黑鮪魚季的週末,即將湧入東港的大批觀光客,張老闆一口氣買下3條黑鮪魚。記者:「有沒有一個大概?」張老闆:「譬如你現在買3隻,那這都是2百多公斤嘛。」記者:「大概2百多公斤。」張老闆:「這3條大概在70幾到80萬左右,一條大概都在20幾萬。」 
 
  一條價值20幾萬元的魚,當場在我們眼前作處理,每個部位都有不同的價值和用途。業者:「上好的地方就只有這一塊,這地方是這條魚最精華的部位,就只有這段,最多最多otoro只有到這段而已。」
 
  這就是傳說中的otoro,也就是前腹肉,在餐廳菜單的名稱叫雪花片片,吃進嘴裡,一片就要3、4百塊,老闆最在意的就是這一塊的肉質。業者:「這樣就很好喔,看到這一塊,這最棒的地方啊,霜降過後更棒更明顯,這部位更明顯。」
 
  過去這種前腹肉算精緻極品,只有真正講究的老饕懂得吃,但現在光是看東港魚市場邊,一個個忙碌的攤位就知道觀光客來買黑鮪魚,簡直像逛小吃攤,鮪魚攤位即使每年只營業2個月,租金都已經標到50萬了,這些變化和洪萬隆有直接關係,3年前就是他擔任屏東縣文化局長,主辦規劃第一屆黑鮪魚觀光文化季,其實洪萬隆是個指揮家,本來任職中山大學音樂系,3年多前借調到文化局,他想在屏東談文化,還不如務實點先增加收入,於是決定用文化包裝黑鮪魚,透過行銷為這項產業加值。洪萬隆:「開始的時候我預測產值會增加差不多2億,我記得當時很多人,都還不相信說有可能嗎,後來開始一個星期以後,做了一個星期後,我說我要修正我的猜測,要提高到3億,當時就很多人相信了,但是沒有想到,第1年就衝破10億了。」記者:「10億?」洪萬隆:「對對對。」 
 
  怎麼行銷的呢首先他找餐廳設法推出美食,卻沒幾家餐廳對政府有信心,結果在那時還算小規模的張家食堂願意嚐試和文化局一起研究新食譜,他們讓黑鮪魚不只有那一小塊前腹otoro的價值,而是設法讓2百公斤的大魚,每個部位都能創造經濟產值,你知道現在魚的眼睛1顆要1千塊錢,你能想到以前都丟掉黑鮪魚的脊椎骨,現在一節3百塊,張家食堂在2001年第一屆黑鮪魚季就設計出黑鮪18吃,第2年又變出36吃,他們發現藉著創意突破傳統老饕,只有單一生魚片的吃法,黑鮪魚變得更有用了。
 

  這道是它的尾巴,陶板魚尾就是以前都丟掉那個部分,以前都丟掉甚至於去煎一煎,可是尾巴就是它活動力很高,所以它膠質很厚,每個部位果然都令人垂涎創新的作法,讓黑鮪魚更容易推廣了。
 
  不過站在整體行銷觀點,洪萬隆認為只有餐廳還不夠遊客們來東港大吃一頓之後,總想帶點特色小禮物回家,黑鮪魚畢竟不好處理,於是又找餅店設計出鮪魚餅,光是如何去除腥味餅店和洪萬隆就花了1整年時間試吃檢討改進,另一方面洪萬隆也找了雕塑家,為鮪魚季設計標誌,並提供藝術家可以量產的創作空間。文化局人員:「這也是我們局長的Idea,一看就知道。」記者:「好像喔。」文化局人員:「對啊,對啊,拍賣鮪魚。」
 
  黑鮪魚拍賣會的場景,確實成為許多東港人共同的記憶。東港黑鮪魚季將藝術家、餅店、餐廳、漁民們及其他東港商家,全部拉在一起,本來是指揮家的洪萬隆,果然指揮東港鎮連續3年奏出,令人矚目的黑鮪魚樂章。
 
  洪萬隆說他只是起個頭之後則是東港人的創意源源而來,忙著裝潢餐廳的是一起創業的一對好朋友,一個叫新春、一個叫如意,幾年前因為兒子唸同一所學校認識,許新春和鄭如意有一天喝咖啡聊天時,談到東港的黑鮪魚,一時興起,決定拿到網路上賣。業者:「一開始會上個網打字就是一指神功囉,慢慢ㄅㄆㄇㄈ,我就開始覺得網站很好玩,其實那時完全不會搞網站,那我就跟她講我們用網站,所以還是勇敢啦。」 
 
  2個勇敢的家庭主婦,從提出構想1人拿1百萬資金出來,買5條黑鮪魚超低溫處理,一直到架設好網站開始營業,只花了短短1個月的時間,沒想到他們的黑鮪魚很快出清,於是再開發新產品,一會兒研究鮪魚月餅、一會兒推出1顆150元的黑鮪魚水餃,2年下來不但營業額持續增加,他們沒停下腳步已經又準備好在東港碼頭邊開餐廳,這回打算賣浪漫氣氛了。業者:「我們先生其實不看好的,他們一直在等我們做不下去,到現在她先生一直在講啊,在旁邊一直碎碎唸,真的嗎,要這麼累嗎。」 
 
  新春比較冷靜保守,如意個性積極敢衝,他們自稱性格互補目標一致,2個家庭主婦的故事,成為青輔會的創業楷模,用超低溫處理黑鮪魚的模式,也成為其他商家模仿的對象將東港的黑鮪魚,隨著網路與宅急便對外推銷出去。
 
  當年洪萬隆教授的構想,加上陸續有這些人勇敢創新的投入,讓東港黑鮪魚不再只是日本老饕的otoro,本來2億的年產值,如今正朝20億邁進他們用創意為黑鮪魚開拓出寬廣的市場。
 
(新聞來源:TVBS 新聞 http://www.tvbs.com.tw/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