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共 2 頁
文/古鈺鳳 文字工作者
金山,過去是北海岸最重要的商業市鎮,魚貨及農產品都集中在此交易;其最早的開發是由平埔族所發起的,當時被稱為『金包里』,為番語中「豐收」的意思。當時的住戶分布零散,直到乾隆末年,許多來自福建省漳泉二州的移民來到此地,人口增加,才漸漸形成一聚落。日據時期,「金包里」被改為「金包里堡」,民國九年誕生了「金山」名稱,沿用至今。
談到天然景觀,小小的金山,卻有大大傲人的成績。東北臨東海,西南和七星山、陽明山比鄰而居,金山,就像是被眾人捧在手心的珍寶一般,被蔚藍的海洋和雄偉的山群環抱著。自然環境的特殊性,讓金山鄉擁有意想不到的豐富觀光資源。
而這些觀光資源,悄悄地訴說著大自然萬物之間的微妙互動關係:數百萬年前,大屯火山所噴出的熔岩,覆蓋了金山的西北部,經過時間的演化,形成數十公里火山岩海岸的明媚風光,反倒成為大屯山送給金山的最佳紀念品;著名的跳石海岸即位於其中。而金山往野柳方向的海岸,因為長期侵蝕作用之下,形成許多奇岩怪石,燭台嶼和女王頭就是大自然的雕塑代表作,還有老梅公園、富貴角、石門洞等各式各樣的天然奇景,美不勝收。
位於藍色公路上的金山,自然少不了種類豐富、肉質鮮美的魚貨。以往金山沿海的漁港多以沿海漁業為主,甚至有『出嫁漁業』的現象:許多漁民外僱於基隆漁船出海作業;此外受限於漁港淺小,大型漁船無法自由進出,加上陸上交通不甚便利等等因素,讓金山區的漁港發展遲緩。
然而隨著休閒漁業推廣的腳步,金山、石門地區漁港面臨轉型,一步步地脫離過往較為傳統的作業方式;積極展現當地特色,讓漁業與優美的自然景觀相互結合,朝向休閒觀光、漁產直銷多元化的經營型態發展。
牽罟
牽罟是傳統的捕魚技術之一,群策群力使用地曳網來捕魚,十足考驗默契和團隊精神。來到金山,您也可以親自體驗牽罟的樂趣,在沿海的各個漁港,都有舉辦牽罟的活動,聯絡情感同時活動筋骨,不亦樂乎。
富基漁港
改變過去傳統的銷售方式,富基漁港成立魚貨直銷中心,將剛剛捕撈上岸的漁獲直接送入中心展售,待遊客選購。一隻隻活跳跳的生猛海鮮,新鮮味美,令人食指大動,週末假日,每每吸引大批搶購人潮。除了豐富的活漁產可供選擇之外,富基漁港更以「蟹」聞名,花蟹、三點蟹、石蟳等高級蟹類,都可輕鬆購得,是老饕們絕不容錯過的人間美味,而迫不及待嚐鮮的遊客還可以請商家代為烹調,大快朵頤一番。
漁路古道
漁路古道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起自金山,穿越大屯山脈通往台北盆地。兩百多年前,金山的漁民們透過這條蜿蜒小路,將魚貨、牲畜等民生必需品挑過擎天崗,經山豬湖、山仔后到士林或大稻埕等地販賣,再循著原路回家吃晚餐。這條漁民賴以維生的古道,因為陽金公路的開通,漸漸沒落;登山活動的興起,再度喚起眾人對漁路古道的記憶,踏上古道,艱辛已逝,取而代之的是歡欣及喜悅,漁路古道的新生命正要開始。
燭台嶼
清代淡水廳誌列為淡水外八景之一,兩座巨岩相對,貌似一對燭台。自古即稱燭台嶼,是台灣獨一無二的勝景。定睛一看,燭台佈滿空洞,正是駕鴒鳥(八哥)和鸕鶅溫暖的家,群鳥的棲息,為燭台嶼更添生氣。
石門洞
澎湃洶湧的浪潮推向海岸,掀起波波美麗的浪花,來到石門洞,這樣壯麗的景色盡收眼底。石門洞的本身就是海水慢工出細活的雕塑品。傍晚時分,透過洞口欣賞夕陽餘暉,所有愁緒盡拋腦後,但感動將永久不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