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共 2 頁
文/胡安慶 嘉義大學生物事業管理系
廿一世紀是一個快速變化、充滿挑戰、多元化發展及消費至上的時代。目前我國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面對經濟國際化、貿易自由化的潮流,農漁產業無可倖免受到「全球化」經濟發展波及,屆時國內農漁產業將面臨進口農漁產品之競爭壓力。
過去台灣的漁業大多以生產技術為主,尤以捕撈、養殖「生產型」漁業受限於規模小,不注重經營理念、資訊收集、成本會計等管理方法,難以拓展行銷、及提升加工層次;加上漁村青壯人力外流,漁業人口年齡結構老化,漁業資源日漸枯竭,以及地層下陷、廢水污染等問題,導致漁業已經逐漸失去競爭力,因此漁民必須改變生計,尋求因應或轉型措施。
一、休閒漁業發展的契機
以觀光產業的角度來看,找出漁業與漁村具有賣點的奇觀(spectacle)、氛圍(aura)、地景(landscape)和主題(themes)等成為「情境消費」的產品,此項「文化消費產業」(即所謂的休閒漁業)將成為漁業的另一種生計。
休閒漁業是利用海洋漁業資源、陸上漁村村舍、漁業公共設施、漁業生產器具、漁產品等,結合當地生態環境、人文、宗教信仰,規劃設計相關活動或休閒空間,提供民眾認知(cognitive)和體驗(experiential)漁業並達到休閒遊憩功能。在傳統漁村利用其原有資源,將漁業發展與觀光遊憩結合成休閒漁業,建立一個可以滿足民眾紓緩壓力與恢復精神之需求,又能兼具漁業生產、漁民生活及漁村生態「三生一體」之特色的富麗漁村,是目前漁業經營方式轉型的重要政策之一。
近年來,由於經濟成長、國民所得增加,加上國內觀光遊憩環境之開發與建設及國民休閒觀念的提升,再加上實施週休二日之後,國人休閒時間增加,根據台灣地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數統計,八十九年全台263處觀光遊憩區旅遊人次已達9千6百萬人次。依據「國人國內旅遊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民眾平均一年在國內旅遊4
次,旅遊天數以當日來回者最多,有八成五以上係採自行規劃行程方式旅遊。調查資料亦顯示有七成一民眾利
用週末及國定假日從事旅遊,而平常日(週一至週五)旅遊者只占二成九,造成旅遊市場明顯尖、離峰差距極
大現象;而台灣地區由於地狹人稠,每至假日風景區總是人滿為患,觀光遊憩區之公共設施與遊憩設施普遍不
足,不能滿足日益激增的遊客需求,導致遊憩體驗品質之降低,因此更促成了休閒農漁業的發展。
以「消費至上」的角度來看,休閒漁業要能夠永續經營,不能單靠幾個代表性景點或物品,象徵性的型塑一些傳統或特色;根本之計,是要以營造「富麗漁村」的方式來發展休閒漁業。
二、漁村社區營造
以往我們大多注重工商經濟建設與都市文明發展,追求工業產值與平均國民所得,忽略了鄉村、自然與環境品質,造成城鄉之間明顯的落差。此外,受到經濟發展「全球化」的影響,漁村亦遭受到經濟衰退、地方發展停滯的困境,必須調整思維以「地方活化」做為發展方向,除了振興漁村產業之外,結合觀光休閒將“地方文化「產業化」、漁村產業「文化化」”,這種少量而多元的地方產業不是以量產,而是用傳統、創意、個性和魅力來取勝。因此,以新的視野和訴求來思考「產業活化」的課題,可以為漁村發展帶來新的契機與希望。
(一)漁村社區營造的理念
在物質生活過度發展、物慾氾濫的今日,人們憧憬著返璞歸真的境界,嚮往自然、簡單的生活方式,追求心靈的改革及省思,重造人與人良性的互動關係。社區營造是讓地方上的居民認識到傳統文化和自然環境具有「生產價值」的重要資產,地方的自然和傳統經過社區總體營造之後,可以展現產業的生機與活力,因此透過這種觀念的啟發和倡導,地方居民才會注意到傳統文化和環境景觀的保全。
理想的漁村社區,除了保存地方民俗與人文特色之外,聚落環境要樹木濃綠成蔭,漁港、魚塭與房舍井然有序,景觀自然調和,社區道路系統完整、交通便利,公共與公益設施齊全、生活便利;在社區空間整體觀感上,須顯現出由傳統漁村聚落的空間形式或物件、以及景觀元素所組合而衍生出來的「意象」,亦即樸素的感覺、傳統的感覺、鄉土親切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