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頁,共 6 頁
七‧台灣對中國大陸養殖水產品進口對應之道
近年來,中國大陸水產養殖發展極為快速,在1998年產量已達2,700萬噸,佔全世界養殖總產量的70%。反觀台灣這幾年一直維持在25~30萬噸之譜,兩者相較真有天壤雲泥之別。然而因地緣關係,養殖種類卻有很多雷同之處,如果這些大陸產品刻意銷售來台,勢必造成市場競爭上的強大壓力,這一點,台灣必需事先加以防範並採下列「五化」對應策略:
(一)生產「優質化」產品-台灣擁有養殖高超技術與豐富經驗,有能力生產優質產品。
(二)生產「高價化」產品-台灣可以養殖高價位或新的品種,來彌補生產成本高的缺點。
(三)生產「區隔化」產品-台灣可以養殖中國大陸所缺少或沒有甚或不養的品種,期使產品區隔化以避免同類品之競爭。
(四)生產「生鮮化」產品-因時空區隔,台灣可快速供應生鮮高品質水產品。
(五)生產「衛生化」產品-台灣應訂定水產品品質與衛生檢疫較嚴格的標準,大陸產品短期內若無法達此要求,便可作為進口的關卡。
中國大陸每人每年消費漁產品約為台灣的一半左右,因此,尚有很大的消費發展空間,如能把握上述因應對策,兩岸在比較「品質」與「衛生」的前題下,台灣似乎不必太過緊張,如此只有徒增困擾自亂陣腳而已。
八‧結語
近幾年,生物技術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成果,例如:多倍體魚的誘發,抗寒與成長基因的轉殖,預防病毒的疫苗生產等,不但是養殖研究上的重大突破,而且實質提高養殖效益。另外,超集約養鰻技術的開創,自動循環過濾系統的研發以及外海箱網養殖技術之確立等,除可降低生產成本及生產高品質養殖魚種外,也適時舒緩因超抽地下水所導致地層下陷的社會負擔,就合理調配運用有限的國家水土資源而言,具有正面意義。因此,現今的水產養殖,可以說已由早期的傳統生產型漁業演進為科技掛帥型漁業。換言之,養殖漁業也由以往的勞力密集轉變為技術密集,而過去一昧注重生產的觀念,也逐漸調整為對品質的要求以及社會成本與環保意識的考量。今後的計畫生產,應以「市場導向」取代傳統的「生產導向」,以產、製、銷一貫的作業方式,產、官、學的策略聯盟甚至擴大與其他農業結盟,以發揮整體管理經營的模式。
我們的社會正面臨轉型期,不可諱言的,工商業已成為發展的重心,而原有農業經濟卻逐步式微了。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技如何發達,「民以食為天」依然是亙古不變的定律,而農、林、漁、牧仍舊為立國的根本。工業固然重要,但農、漁業亦不容忽視,彼此之間非但不衝突,反而更要相互配合,相輔相成。過去長久以來,我們的農、漁業孕育了工業的成長與發展,如今正需要工業來保護甚或回饋農、漁業,以促使我儘早邁入現代化與國際化國家之林。如政府能在養殖漁業政策、科技、產銷及保育上有效落實前述各項因應措施,則斯業勃興指日可待,既有助於解決加入WTO後的養殖困境,復有利於養殖事業的永續發展。
以台灣優良之天然條件,漁業尤其是水產養殖業仍具發展潛力,相信在水產界各行各業共同合作努力下,並配合現有之基礎,必能突破逆境、開創新局,達到生產、生態與生活等"三生"的宗旨。
〈摘錄自農政與農情第1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