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寧夏日報
眼下,位於賀蘭縣常信鄉的寧夏藍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裡,每天都出產250公斤白對蝦,運往蘭州、西安等地。這是西北規模最大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畝產達到300公斤,畝純收入1.1萬元。
為推進全市養殖品種結構調整,近年來,銀川市組織調運名特優水產苗種500萬尾,在5000畝魚池推廣斑點叉尾鮰、丁桂、鱘魚、南美白對蝦、鱸魚6個品種的主養技術,南美白對蝦設施養殖39萬平方米,福瑞鯉、中科三號等大宗水產品新品種8萬畝。同時,該市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現代漁業,形成了池塘養殖、大水面養殖、立體養殖、生態養殖的新格局。2017年,全市漁業養殖總面積達到21.65萬畝,預計全年水產品總產量達到8.5萬噸,水產品人均佔有量32公斤,居西北地區首位。產品80%遠銷西藏、蘭州、西安等地,銀川也成為西北最大的商品魚集散地,銀川鯉魚被農業部認定為地理標誌產品。
在賀蘭縣科海漁業科技示範園區,記者看到,這裡應用了多項物聯網水產養殖技術,包括手機智能遙控增氧、遠程精準投餵、魚病遠程診斷等。同時還採用“陸基生態漁場”模式,70畝池塘被設計為一個環形漁場,一側的6條水道通過風機不斷推動水循環,把殘餌、糞便抽出清污,同時幫助魚兒運動,使魚的肌體更加緊實,方便隨時捕撈,輪捕輪放,錯時上市,效益提高了3倍。據了解,目前全市已完成10個場點約5000畝“陸基生態漁場”的基礎設施改造,養殖數量翻了一番。(記者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