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重慶時報
昨日,南岸區陽關華庭小區,王先生給記者介紹他自己制作的種菜養魚設施
記者 楊承燕 攝影 徐嫚麗
陽台族最苦惱的應該是陽台位置不大,想種的東西又多,難以取舍。昨日,記者在南岸陽光華庭的老王家看到他家的“魚菜共生基地”,他家的陽台不僅養魚還種菜,每周都能吃到新鮮菜,養的魚還能吃。
家住南岸陽光華庭小區的老王既喜歡種花草蔬菜,又喜歡養魚養龜,可是家裡的陽台只有不到7平米,要放魚缸花盆,還要留活動空間,顯得有些狹窄。
70歲的老王退休在家,平時沒事就琢磨怎麼打造更舒適的“陽台生活”。
“這事我研究了五六年,終於掌握了魚菜共生立體養法。”昨天,記者在老王家裡看到了他的魚菜共生系統。約1立方米大的魚缸靠牆放在陽台右邊,裡面養著七條約半斤重的鯽魚,兩只成人拳頭大小的烏龜,還有一些觀賞魚,陽台沒有異味。
記者注意到,魚缸的上方是三根用直徑10釐米,長1米多的PVC管,分別有U形塑料管連接。最下端用小水泵連接塑料水管將水抽到最高的一根管道,順著管道流經所有植物,最後用海綿網過濾後再回到魚缸。
最高一層有三株小蔥,長勢喜人;第二層有一棵芋頭、兩株蘭花、兩株蘆薈,蔥蔥綠綠;第三層有空心菜、木耳菜、側耳根、富貴竹等。每株植物都用海綿固定,據老王介紹,海綿一是可以固定植物的位置,不因水流隨意晃動;第二也是攔截魚缸裡的養分,使其附著在上面,供給植物。
這樣一來,植物的根須和海綿將魚缸的水進行過濾後再回到魚缸,就不需要換水;而魚缸裡魚的糞便輸送給植物後,保證了植物的營養,還環保。
這套設備的成本:PVC管花了20多塊,小水泵12塊,都是網購的。老王現在逢人就推銷自己試驗出來的這個新方法,種出來的菜、養出來的魚供自己吃,不僅不花錢,還健康。
其實魚菜共生系統並不新鮮,網絡上比較專業的解釋是:魚菜共生系統就是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把水產養殖與蔬菜生產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達到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這樣就實現了陽台上可以實現小型的魚菜共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