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生態修復北戴河示範區”建設取得顯著效果
信息來源: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組成的調查組對渤海生態修復北戴河示範區進行了2015年度生態修復效果跟踪調查。該示範區建設系“蓬萊溢油生物資源養護與漁業生態修復”資助項目之一,由原農業部黃渤海區漁政局負責組織實施,黃海所作為技術依託單位,承擔了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設計、生態效果評估調查及海藻場修復等工作。
北戴河示範區於2013年9月投入建設,截至2014年5月已完成全部建設內容,累計投放人工魚礁2.63萬空方,增殖放流牙鮃10萬尾、半滑舌鰨2萬尾、黑鲪10萬尾、海參1055kg、梭子蟹苗50kg,移植鼠尾藻、羊栖菜等大型藻類59027kg。投放的正方體型、星體型魚礁具有良好的資源保護和修復功能,而金字塔型魚礁在國內外均屬先進礁型,內部複雜的面結構不僅可形成良好的庇護場所,而且由於水流的交匯效應,還可營造出餌料場和繁育棲息場,多盤面結構同時兼具藻礁的功能。合理的礁體選型、礁區佈局和礁群構成,為各類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產卵、育肥和索餌場所,使該示範區建設取得了顯著的生態修復效果。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人工魚礁區和鄰近海域游泳生物的種類數明顯增加,特別是戀礁性魚類大瀧六線魚和許氏平鮋的種群數和資源密度有較大提升,礁體構件上能清晰看到有藻類覆蓋,牡蠣和海螺等生物附著良好,人工魚礁投放海域漁獲物種類、數量明顯高於對比海域。
北戴河生態修復示範區建設的顯著效果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此次海上調查期間,黃海所關長濤研究員接受了河北電視台記者的採訪,詳細介紹了北戴河示範區的建設背景、營造技術、調查評估與管理方法等,並通過現場水下視頻錄像和礁區經濟物種的採捕展示了示範區的生態修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