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海小魚小蝦成主角 過度捕撈致資源降級
出處:青島晚報
1995年,黃渤海首次啟動增值放流;1996年7月1日,黃渤海海域首次進入為期兩個月的休漁期。昨日開始,青島近海開啟第20個伏季休漁期。青島近海漁業資源在近幾十年內有什麼樣的變化?目前黃渤海海域的優質經濟魚類是什麼?昨日,記者采訪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得知,由於過度捕撈等原因,增殖放流對海洋資源的補充作用被無形中削減,黃渤海海域優質魚種在食物鏈上逐層下移。
專家小魚小蝦成了主角
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告訴記者,帶魚、大黃魚、銀鯧、半滑舌鰨、中國對蝦等都是黃渤海海域20年前多見的優質魚種,但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如今大黃魚、野生中國對蝦等傳統資源瀕於衰竭,中國對蝦等各類傳統優質海洋品種資源量大幅衰退,難以形成漁汛。
而從漁業資源種群結構來看,短生命周期、低營養級的小型中上層魚類、頭足類和小型蝦、蟹類逐漸取代原有的大型優質經濟種類。黃海水產研究所大量研究數據顯示,曾被譽為“漁業搖籃”和“天然魚倉”的黃渤海,上世紀60年代的優質魚種為帶魚和小黃魚。到了80年代則以黃鯽、棘頭梅童魚和孔鰩為主。上世紀90年代初以鳀魚、赤鼻棱鳀和斑鰶為主,如今則以鰕虎魚為主。黃海海域如今以細紋獅子魚、鮟鱇魚為主,小黃魚和鲅魚還有一定的產量,但遠不及當年。我國近海水域海洋生物資源嚴重衰退,捕撈對像頻繁更替,高營養層次營養級下降速度高於全球水平。用最通俗的話解釋就是,上世紀60年代黃渤海優質魚類大都是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高級魚類,然而隨著捕撈強度加大,黃渤海海域優質主體魚類在食物鏈層級上逐漸下移,到現在看來就多剩下小魚小蝦了。
漁民近海捕不到什麼魚
出海捕魚的漁民們對此深有感觸。 “現在的海跟20年前沒法比啊,以前膠州灣裡多得是黃鲴、白鱗、對蝦,隨便一網下去,活蹦亂跳的全是魚。 ”沙子口老漁民曲先生告訴記者,他從1990年開始出海捕魚,那個時候的網眼可沒這麼小,但是50米左右的流網下去,一晚上時間就滿滿的海貨,只管往上拉網,只要出海就一定掙錢。曲先生跟記者聊起那段“光輝歲月”,話語中透著惋惜。 “小馬力漁船就只能在近海轉悠,現在也沒什麼東西還轉悠什麼,都賺不回來油錢,就得靠大船出海了。 ”曲先生說,當時的他從沒想到,祖上世代捕魚的自己會跟大海說再見。從2009年開始,曲先生揮別了將近20年的捕魚生涯,轉捕為養,開始養殖海參、鮑魚,也曾開辦漁家宴。
漁船兩年減少了千余條
沙子口漁港碼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沙子口漁港碼頭的收購船數量逐年下降,從2009年高峰期時的98條直線下降至如今的61條。收購船的數量之所以越來越少,與人工費、油費上漲,漁業資源逐步萎縮不無關系。
從最新統計數據來看,目前我市管轄漁船總數8682條,這個數據相較前兩年整整少了1000余條。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漁船減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不少漁民轉產、轉業,二是一些小馬力漁船拆小並大,合並成同一個漁船號。
放流大強度捕撈影響成效
黃海水產研究所曾做調查評估,2009年伏季休漁結束時渤海中國對蝦的資源量可達2237噸。到10月下旬生產捕撈活動基本結束後,中國對蝦的調查結果資源量僅為137噸。可見,如果不能適度控制開捕後的捕撈強度,加之後期不斷捕撈和兼捕,放流的中國對蝦對來年產卵群體的補充貢獻較小。“這其實就是開源節流的問題,增殖放流一定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如何節流,如何保護增殖的海洋生物,也是一項重要工作。 ”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增殖放流工作能夠補充和平衡海洋生物資源,近年來的成效也十分顯著。黃海水產研究所的研究同樣顯示,黃渤海伏季休漁制度實施以後,有效地保護了鲅魚和小黃魚等主要經濟種的幼魚補充群體。
市海洋與漁業局提供的資料顯示,青島市沿海放流中國對蝦的投入產出比約為1:7.3,放流梭子蟹的投入產出比約為1:6.2,放流產出均為投入的6倍以上。 2013年青島市沿海回捕中國對蝦產值約9946.8萬元,回捕梭子蟹產值約4783.2萬元。目前,2015年增殖放流認捐魚苗工作正在積極籌備當中,據悉,2015年中央財政認購苗種340萬元,省財政專項資金1100萬元,青島市級包含各區、市投入資金1420萬元。預計放流各類苗種將超過13億單位。牙鲆魚、中國對蝦、梭子蟹等“土著品種”仍是我市增殖放流最多的海洋品種。
海洋生物減少四大原因造成
1.由於漁船建造過多,捕撈強度過大破壞了種群補充,捕撈過度還造成了漁業產品質量差,捕撈產品小型化,低齡化現像嚴重,損壞幼雜魚過多,優質魚數量減少。
2.地方性小型網具泛濫,網具規格難以統一,補充群體被大量捕獲,嚴重影響漁業生物的繁衍生息;
3.大規模的圍海造地,不僅嚴重破壞了沿岸海域環境質量,還使得大片水生生物棲息地、產卵和索餌場遭到破壞,補充群體資源量大大減少。
4.高密度養殖所產生的殘餌、生物代謝物質以及藥源污染物,沿岸居民和工業生產所排放的污染物,通過食物鏈,影響餌料生物的數量和質量。(記者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