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近海漁業近來在氣候變遷、海洋環境遭受破壞及漁業資源過度利用等因素影響下,漁業資源已大不如前。為了增裕沿近海漁業資源,政府及民間團體每年皆投入可觀的人力物力進行魚苗放流工作,惟對放流後魚苗的成長情形及對資源的影響所知有限。為瞭解魚苗放流後成長及分布情形,104年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向科技部爭取「台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計畫」,委託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於台灣北中南挑選四地點進行大規模標識魚苗放流,透過民眾力量回收標識魚樣本,證實在對的地方放流對的魚,魚類的適應情況良好。
台灣首次進行大規模標識魚苗放流
漁業署指出,每年除漁業署長期計畫性放流魚苗外,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也都有放流魚苗,但過去這些經由人工繁殖的魚苗在放流到自然水域後,因為缺乏足夠的再捕樣本,對於魚苗的移動、分布範圍、成長率、存活率、繁殖能力及對漁業資源的影響等皆難以了解。
104年起由執行「台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計畫」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選擇了新北市貢寮區卯澳漁港、苗栗縣竹南鎮龍鳳漁港、雲林縣四湖鄉箔子寮漁港、高雄市彌陀區南寮漁港等四處實施大規模魚苗標識放流,魚種包括黑鯛、黃錫鯛、布氏鯧鰺、銀紋苗鯛及午仔魚,總計標識放流超過56萬尾魚苗,這是臺灣首次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標識魚苗放流。
成功回收標識魚體,證實適應環境後成長狀況良好
漁業署表示,目前已陸續接到漁民、釣客及潛水客通報發現標識魚類,並成功回收體長超過30公分以上的大型標識樣本,其中布氏鯧鰺標識魚苗放流一年後體長甚至已由原本的10公分長到50公分,證明魚苗放流後除能適應當地環境外,更能穩定成長。
標識魚苗分布範圍廣,證實對的魚放在對的地方適應力強
漁業署進一步說明,今年於苗栗龍鳳漁港放流的黑鯛,除已適應當地環境穩定成長外,也成功的向南北洄游擴散了,北至新竹、桃園、新北市,南至苗栗、台中等地均可發現其蹤跡。這些資訊對於魚苗放流後的動向、生長及適應情況提供了實際的科學證據,未來更可進一步用來評估魚苗放流後的生態及對漁業資源的增裕效果。
建立標識魚苗回收通報平台,漁業署呼籲大家一起尋找證據
為增加回收標識魚苗樣本數量,目前除已在各漁港、釣具店、潛水器材店張貼宣傳海報,「標識魚苗放流」研究團隊也設有社群網路Facebook(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fish5858/)、Line(ID:0984351212)等多元化通報平台。漁業署呼籲,漁民、釣客、潛水客及一般大眾能透過這些多元的通報管道,踴躍提供標識魚苗的捕獲時間、地點、體型及照片等資訊,期盼結合眾人之力,累積更多的科學證據來評估魚苗放流對漁業資源與經濟效益的影響。在對的地方放對的魚,才能使得漁業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聯絡人:黃鴻燕副署長
電 話:092008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