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鬼頭刀」(HSIN KANG MAHI MAHI)漁業改進計畫(Fishery Improvement Project,FIP),104年9月8日獲SFP(Sustainable Fisheries Partnership)網站同意正式登錄。這是台灣第一個執行FIP且登錄國際網站的魚種,為鬼頭刀漁業邁向新的里程碑,有助於提升我國鬼頭刀產業國際競爭力及品牌價值。
許多國家連鎖量販或零售商只販售取得生態標籤的漁產品
漁業署說明,隨著國際上海洋保育意識抬頭,在環保組織的壓力下,許多國家(特別是歐盟及美國),其販賣漁產品的連鎖量販或零售商,均已公開承諾將只販售取得生態標籤的漁產品。然而,由於具有公信力的漁業生態標籤認證標準相當嚴格,許多資料不足或管理架構還不健全的漁業,雖然有意參加認證取得生態標籤,卻都未能達到通過認證所需要的標準。於是這些大型連鎖量販或零售商,在與環保組織討論研究後,同意對於未能取得生態標籤的漁產品,只要有進行漁業改進計畫,證明此一漁業的管理已有朝向生態永續的方式改進,就同意購買在漁業改進計畫範圍下的漁獲物。
產官學攜手創首例「新港鬼頭刀FIP」
漁業署表示,我國鬼頭刀年產量約為9千到1萬公噸,主要產地為臺東縣新港、宜蘭蘇澳、屏東東港及花蓮等地,每年約有9成銷往美國。近年來許多鬼頭刀生產國包括厄瓜多、瓜地馬拉、印尼、巴拿馬、秘魯等國,都已經開始著手制訂甚至執行漁業改善計畫,
以確保漁獲能順利進入美國。為維持並拓展美國銷售通路,自本(104)年度起,漁業署開始輔導推動FIP,台東縣新港區漁會自主性發起辦理新港地區鬼頭刀FIP,邀請漁民、加工廠及貿易商籌組鬼頭刀FIP工作小組,並委託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協助計畫事宜。另外,漁業署邀請臺灣海洋大學王勝平教授參與鬼頭刀族群科學研究,作為漁業改進計畫推動的科學依據。在產官學共同努力之下,新港鬼頭刀FIP順利地在104年9月8日於SPF網站上登錄公開資訊。
FIP是個起點 將朝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前進
漁業署最後指出,「新港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登錄國際網站是一個開始,將持續輔導漁會依據計畫進行各項作為調整,朝向漁業生態永續目的。此外,「新港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亦是一個起點,希望藉由這個案例,來鼓勵更多漁業相關團體及組織針對當地的特色魚種,自主性推動FIP,以達到漁業永續的目標。
聯絡人:黃鴻燕副署長
手 機:092008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