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建立於 03 九月 2015 分類:專題報導
列印

漁業署 江慶源


一、前言
  漁港提供漁船停泊、裝卸、補給、維修作業及避風等功能,可說是漁船的家。台灣漁港興設,隨著漁業發展的過程,漁船數量的增加,漁港規模與數量亦隨著擴增,目前台灣地區大大小小漁港有239處,其中離島澎湖就有69處,是擁有最多漁港的縣市,但其漁港規模不大,其他分布在沿海各地。晚近,台灣漁業面臨內外環境變化與衝擊,漁業政策亦作若干調整及因應,漁船數量縮減,原偏重於生產面工作逐漸加重生態及生活面工作,因此部分使用率低的漁港,必須賦予觀光休憩等多元化使用功能,使漁港能在新時代的展望中獲得新生與再造。 

二、漁港發展情形與面臨問題
(一)漁港發展情形 

  七○年代漁業發展興盛時期,總漁船筏數一度高達37,271艘(1985年資料,包含無動力舢舨1,751艘、漁筏21,210艘及動力漁船14,310艘),不僅漁船筏數量多,相關漁業從業人口也多,對於漁港船席、泊位的需求也大,且部分漁港如離島許多漁港多兼具有交通港及貨運港功能,以當時時空背景,各級政府仍有建港之殷求,使得台灣地區漁港多達239處,該等漁港依中央及地方政府權責劃分為四類漁港,其中第一類漁港共5處,第二類漁港有16處,第三類漁港118處,第四類漁港100處,各漁港類別及縣市分佈情形如表2。 


台灣地區漁港數及類別
 
類別
第一類
第二類
(台灣省)
第二類
(高雄市)
第三類
第四類
合計
 
數量
5
6
10
118
100
239


(二)漁港面臨之問題 

  1.部分漁港陸域及泊地利用率低:近年來隨著整體漁業環境變遷及政府實施減船措施,台灣地區漁船筏數量呈減少趨勢,由1992年之31,015艘減少至2002年之26,994艘。船隻停泊擁擠僅在少數海洋漁撈產業活躍之漁港及颱風時期,過去漁汛期時港內卸魚船隻停泊擁擠之情況,整體而言現已不多見;部分漁港泊地顯得利用率相對較低。 

  2.部分漁港漁業功能發揮有限:台灣四面環海,漁業資源豐富,澎湖、綠島、蘭嶼及金馬等離島有90處漁港,台灣本島有149處,惟其中有100餘處之第四類漁港,因受限於本身地方漁業規模,致漁港設施相對較小,對漁業之貢獻及發展有限。 

表3 台灣地區漁港各縣市分配情形














































11
6
2
2
34
2
1
12
6
2
6
9
6
8
25
16
3
11
69
3
5
239


  3.如何加強漁港整體環境及海岸景觀:近年來國民生活水準提高及休閒活動之重視,部分漁港漸成為人們觀光遊憩之聚點,每逢假日或漁船返港拍賣漁貨時,更是人潮洶湧,相對部分漁港因位處偏遠海邊,漁村及港區之生活品質較為低落,漁港整體環境之改進往往為一般民眾所期盼,因此,如何提昇漁港整體環境及景觀,是將來漁港建設重要課題之一。

三、漁港再造成果
  近年來,政府為因應國人海上休閒需求,選擇適合轉型朝觀光、休閒之多功能使用漁港,在兼顧漁民作業權益前提下,針對漁港所在區位特性、區域休閒活動需求規劃,自1999年度起陸續編列經費辦理淡水漁港、八斗子漁港、梧棲漁港、興達漁港、烏石漁港、花蓮漁港、外埔漁港等港區之環境改造、入口意象、木棧道及休憩涼亭、觀景平台、文化展示館等設施,使成為當地成功的新興景點,例如: 



(一)台北縣淡水第二漁港(漁人碼頭) 

  自1999年完成港區整體規劃後,即逐年陸續投資建設,設置停車場、港區廣場、港區公園、商店街、木棧道、假日觀光魚市以及淡水漁港新地標之情人橋等,本港完成後,由於各項有利條件的配合,其優美的景緻與風貌,在短時間內即成為全臺各漁港多元化規劃的學習目標,港內不分假日總是行人如織,至港休憩、散步、用餐,亦可以低廉的費用搭乘交通船順著淡水河往來淡水老街及八里碼頭,或搭乘娛樂漁船出海賞景,均為周邊相關產業帶來大量之收益,成效極為顯著。另外本港值得一提的是主管機關首度將漁港設施直接開放供民間經營管理,為漁港開放民間投資經營管理邁出第一步。 

(二)高雄縣興達漁港的情人碼頭 

  政府自2001年起即著手檢討興達漁港遠洋漁港港區朝多功能使用,陸續設置有情人碼頭、海洋動力館(舊有漁港管理站整修)、港區公園、綠地等,除將部分港區土地及泊地劃設遊艇使用專區外,並在2004年將部分港區發包委託民間經營投資管理,在幾次活動吸引下,已成功吸引南部民眾進港參觀,未來將繼續投資興建海上舞台及魚貨直銷中心,完成後可成為高雄濱海地區成功的新興景點。 

(三)花蓮縣的花蓮漁港賞鯨碼頭 

  由於東部地區賞鯨產業興盛,是以花蓮區漁會在政府協助下,向花蓮港務局承租現有花蓮漁港賞鯨碼頭土地,並將舊有荒廢房舍整修為嶄新的商店街及候船室,不僅提供業者售票及航前解說之用,並可供遊客購買紀念品、用餐消費等,營造出熱帶海洋風情展現歡樂的氣氛,後續配合花蓮漁港的整體建設陸續完成,當可成為東部漁港功能多元化的範例。 

(四)苗栗縣的外埔漁港 

  外埔漁港經政府多年建設後,設施日臻完善,為因應假日中部地區休閒人潮,經政府逐年編列經費建設,將原本單純的漁業基地加以美化,目前已設置有港區公園、停車場、商店街、木棧道、綠地、浮動碼頭等,並發包民間參與商店街的經營管理工作,已成功將外埔漁港轉變成為景觀優美的多功能漁港,本港不同於其他的多功能漁港,是一個小而美的漁港,雖然腹地不大,進出漁港的交通仍有待改善,但已成為地方居民生活重心,未來在相關條件改善後,當可望成為苗栗地區海岸遊憩的新興景點。 

  其他尚有許多已經推動或在建設中的多功能漁港,如台北縣的富基漁港、新竹市的新竹漁港、嘉義縣的東石漁港、台南縣的將軍漁港、台南市的安平漁港、宜蘭的南方澳漁港、花蓮的石梯漁港等,對於該等多功能漁港,都已經成為地方新興的旅遊、生活重點,吸引民眾、遊客前往港區參觀魚貨拍賣作業、遊憩、消費、用餐,不僅直接增加區域漁民收益,提高周邊相關產業如交通運輸、住宿、農特產品、觀光業等產業收益及在地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此外,漁業這幾年來亦積極配合漁港之硬體建設,結合地方鄉土文化、宗教活動、時節漁特產品,藉由漁港辦理各項主題活動,其中又以屏東縣政府所主辦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鮪魚季)最具知名度,也是較為早期成功的案例,這項活動每年為地方周邊相關產業創造了大約5億元產值的佳績,使得後續相關農漁產業文化活動如雨後春筍般興盛,如蘇澳鯖魚節、魚丸節、苗栗鰹魚節、彌陀虱目魚文化節、永安石斑魚文化節、頭城漁業文化節、花蓮曼波魚季、飛魚季產業文化活動等,提升國人海洋文化認知及國人精神層面的滿足感。 

四、未來發展重點
  未來漁港功能多元化建設工作,應在維持產業發展功能前提下,結合休閒及觀光,朝特色化、精緻化、知性化等方面發展,摒除以往過於著重於「量」的迷思,朝向「質」的提升,即在現有漁港建設基礎下,調整漁港機能符合社會需要,結合周邊相關人文產業、生態環境、地理歷史、觀光景點等各種資源,營造清新、潔淨、優雅的漁港新空間,其發展重點如下: 



(一)加強港區管理與環境維護:在發展漁港功能多元化的同時,加強港區管理與環境維護是首要工作,除需興設各項必要服務與設施,如照明設備、停車場、涼亭、導引解說標示、旅客服務中心、候船室等設施,以及相關的安全維護設施如欄杆扶手、危險警示標誌、救生設備等設施外,亦需加強港區陸域、海域環境之清潔維護,建立有秩序、清潔、整齊的港區環境,如此方得充分展現漁港建設成果。 

(二)促使漁港景觀生態與環境合諧:為改善漁港建設品質,使漁港建設能與週邊環境和諧,漁業署已遴聘相關學者專家擔任環境景觀總顧問與生態工法顧問,參與相關漁港、漁村及養殖漁業生產區建設工作,使漁港建設工作在全面性考量漁港發展方向與目標下,有計畫的逐年辦理,並使其能與港區既有設施、周邊設施與景觀相契合,以利發展海洋及海岸遊憩活動。 

(三)整合漁村資源再發展:台灣地區漁港大多與漁村聚落相隨而生,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漁村社會是依存漁業活動而興衰,未來漁港建設應符合鄰近漁村社區之發展,將鄰近漁村產業文化等資源與漁港相整合;此外受到政府編制逐年縮減影響,未來在漁港港區環境維護等工作,亦可檢討評估由當地漁村社區來推動辦理,由當地人來維護當地漁港環境,如此不僅可充分發揮漁村人力資源,亦可減少政府維護費用。 

(四)鼓勵民間參與港區投資建設:以往港區設施多由政府直接管理維護或交由地方漁會就近加以使用維護及營運管理,惟在管理營運效率上,始終無法與民間企業效率相比,為使港區設施能充分有效發揮,漁業署近年來積極推動漁港設施開放民間投資經營管理工作,引進民間企業之經營管理能力,提升港區服務及營運效能,不僅可促進地方經濟活絡發展,亦可減少政府投資支出。 

(五)符合國人多樣化需求:未來漁港建設將不再僅考慮漁業本身的發展及漁民的需求,而是需要順應國內外整體產業發展情勢,調整漁港建設政策,研究藉由漁港多元化的建設,在達到漁業產業發展需求與照顧漁民生計目標的同時,能符合國人日益多樣化的活動及生活需求,讓政府投資建設成果讓更多人分享,使全民得以參與漁業發展歷程,體驗漁業產業與漁港風情魅力。 

  另外,對於少數人在漁港多元化的光環下,質疑政府為何仍在辦理漁港的基本設施建設維護工作,殊不知漁港建設的多元化發展,係以既有的漁港建設為基礎,不能忽略漁港基本功能的維護工作,如此才可滿足當地漁船作業基本需求與漁民生計的維持,是以漁業署在研訂相關漁港建設計畫時,向來須同時考慮到漁港基本功能維持與多元化開發利用兩項重點方向,缺一不可,也只有在漁業產業與漁港機能得以維持的前提下,才有機會發展具漁業文化特質的多功能漁港,使漁業發展與觀光產業得以共存,達到雙贏的目標。 

五、結語
  順應時勢及產業發展,漁港亟需推展功能多元化,蛻變成為安全、美觀、舒適、便利且有格調的優質場所,採宏觀的視野、更有彈性的作法來調適,作為漁業基地,維持漁民作業便利環境的同時,也能提供國人觀光遊憩、賞景、購物、用餐、學習、親水、參觀體驗、運動等服務,成為地區產業、休憩、生活的海陸重要據點,政府投資漁港建設成果,能供全民共享。

〈摘錄自農政與農情第1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