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黃繼興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漁業課技士
今年的西洋情人節二月二十四日,在浪漫愛情的氣氛下,上萬民眾徜徉在天海一色的悠閒景致中,伴隨著音樂會享受著充滿爵士風味的異國情調,若不是因為看見斗大的中文字「淡水漁人碼頭」,真的會以為來到了國外的觀光景點!沒錯,今年的漁人碼頭變更漂亮了。
淡水漁人碼頭因擁夕照、倚淡水河出海口、遙望觀音山等地理優勢,自民國八十七年起,即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選定為多功能示範漁港,港區的人行木棧道、單塔斜張造型的跨港橋及北縣魚市等增加漁港功能設施,讓我們看到,原來漁港也可以這麼美;而港內保留了原有的漁人泊舟起錨,滿載歸航之景象,更妝點各式各樣繽紛、現代化的娛樂漁船,讓原本平淡寧靜的環境,增添了生動與活力!
是妳,
讓淡水漁人碼頭
有了新地標
有關跨港橋的三兩事
整體而言,在考量當地景觀、跨距長度及工程可行性等因素,決定以人字形單塔斜張橋為橋型,可謂兼具重視覺、高技術之特質,在設計與施工上皆須高技術與監工品管之相輔相成,其中一大特色即是主橋體與橋塔皆採用鋼結構,基礎則以樁基之設計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有關橋型設計部分如何融入當地豐富之人文歷史背景與多元化漁業之特質,實為設計時之主要考量。
簡單就橋塔及橋面兩部分加以介紹:
橋塔以流線之彎曲造型與帆船之風帆意象相互呼應。藉此強調當地發展水上觀光之特質,為港區視覺焦點,並成為淡水的地標。
橋面則考慮船隻通行所需航道淨高(帆船桅杆高度12米),並配合兩端橋頭下降之高程,橋面縱坡採弧形設計,與橋塔之曲線造型相互呼應。
跨港橋兩端之橋頭廣場及觀景平台,提供遊客在此休憩與佇足欣賞的良好平台,其中近北縣魚市之橋頭廣場,以植栽綠化與具海港碼頭風格之街道設施等設計理念,希藉此成為旅客聚集相約之活動廣場。而有著近二百七十度視角的觀景平台,位於橋體與木棧道交接處,以尺度與形式的變化藉以彰顯其動線節點之特性,在此觀海時,彷彿立於海上般那麼真實,欣賞著淡水夕陽。
未來之功能與定位上,跨港橋之啟用,將串連木棧道、北縣魚市、藍色公路浮動碼頭等觀光景點,流暢港區動線;而其獨特單塔斜張之橋型為當地新地標,可於橋上觀賞夕陽、夜景及由高處鳥瞰港區,遠眺對岸觀音山。
集生鮮魚貨、漁業文化及複合式餐飲等特色
北縣魚市
已興建完成之北縣魚市,以淡水早期歐式建築風格之拱型窗門造型與類似澳洲雪梨歌劇院之斜屋頂做為建築物立面之語彙,融入淡水老街與歷史空間;而餐飲部立面設計採無障礙之視野,使遊客在品嚐道地的海鮮美食時,也盡收山河美景於眼前。
為實踐現代化經營理念,以公開招標評選方式委託專業廠商經營,期能以更多元的風貌與服務帶動傳統漁業之發展,提供民眾觀賞、採買漁產與餐飲之多元選擇。
許我一個美景
在人與海的交界處
藉由木棧道、跨港橋與北縣魚市的連接,讓人們完整流暢的體驗漁港風情。以筆者親身體驗而言,當站在橋上,居於港區的最高點,將可看著漁舟出航、海鷗成群與夕陽倒映在金色的海面上,以及木棧道上萬頭鑽動的人潮等特殊景象;而當日落後,淡水河岸邊點點繁燈倒影於河中、穿梭於海面上彩妝著繽紛霓虹的娛樂漁船、與藉由變化投射燈光,使原本純白色之橋體,呈現風情萬千之景象,讓小週末的夜晚充滿著輕鬆、悠閒與浪漫的氣氛,使下班後來此的大台北民眾有一個抒發平時壓力,或與三五好友聚會,甚至與心愛的人約會的最佳去處。
「永續發展」
是促使漁人碼頭未來永保青春面貌的不二良方萌芽,相信只是第一步,未來更期許不斷提升服務品質與產業轉型升級,克服當前因產業結構性失調之困境,藉由質與量之並重,創造觀光與就業雙贏之契機。
跨港橋基本資料
橋長 橋寬 橋塔高 橋高 最大承載量
164.9米 平均約5公尺 49米 最高處約12米 約9,000人
〈備註:陳總統命名為「情人橋」 採漸變設計)